数学教育专业从“学生为本、师德为先、能力为重”、“实践取向、终身学习”的理念出发培养热爱小学数学教育事业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且学有专长、身心健康的小学数学教师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的小学数学教育能力,具备小学数学教师基本素质,能胜任小学数学教育、教学工作的人才。
主要课程
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、概率统计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、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、基础生物学、基础化学、普通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、中国教育史、外国教育史、教育通论、课程论、教学论、德育原理、教育社会学、教育统计测量评价、教育哲学、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课程。
招生要求1、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。
2、学校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关文件精神,本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,德智体美全面考核,综合评价,择优录取。
3、思想进步,遵纪守法,身体健康,适应全日制学习。
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有初步数学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中小学数学教师。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,具有较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。毕业生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、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,具备现代教育理念,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。
就业方向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、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或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,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。我国数学教师需求量最大。数学教师十分抢手。拓宽师资渠道,面向社会招聘教师,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。这无疑为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数学教育专业小知识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《算术三篇》中,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,如用D表示加法,用M表示减法。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《商业速算法》中,他用“+”表示超过,用“─”表示不足。到1514年,荷兰的赫克首次用“+”表示加法,用“─”表示减法。1544年,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《整数算术》中正式用“+”和“─”表示加减,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,广泛采用。